• 股市杠杆资金 【无影灯下】一岁宝宝肠梗阻 “罪魁祸首”竟是它!

    发布日期:2025-02-18 22:41    点击次数:102

    股市杠杆资金 【无影灯下】一岁宝宝肠梗阻 “罪魁祸首”竟是它!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小儿外科为一名1岁肠梗阻宝宝手术治疗后,终于发现导致宝宝肠梗阻的“罪魁祸首”——一个俗称“海绵宝宝”的玩具珠股市杠杆资金,此时已因吸水膨胀紧紧堵塞肠腔造成完全性肠梗阻。在浙毕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王晴精心手术下,顺利将该珠子取出。

    2024年12月17日,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岁宝宝小童(化名)因“呕吐4天,加重伴反应差1天”到浙毕医院就诊后收治到儿童重症医学科,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经小儿外科张亮医师会诊后,考虑诊断为:肠梗阻。建议转小儿外科继续治疗。

    经过禁食水、胃肠减压、石蜡油灌肠等保守治疗手段约10小时后,12月18日早晨,患儿腹痛、腹胀、呕吐症状无缓解,呈进行性加重趋势,遂再次复查腹部彩超及腹部X片等相关检查经王晴手术团队认真分析病情后,考虑患儿为高位肠梗阻,消化道内异物所致可能性较大,目前保守治疗无效,需急诊手术探查。

    患儿父母起初还抱有一线希望,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经王晴耐心给患儿父母解释病情、手术方案以及预后情况后,患儿父母经过商量并多方咨询后,同意进行手术。

    12月18日,在小儿外科、中心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王晴带领手术团队为小童行开腹探查。

    展开剩余68%

    术中证实在空肠距Treitz韧带约80cm处为梗阻部位,此处肠管内明显触及一类圆形异物,紧紧堵塞肠腔造成完全性肠梗阻,使得梗阻近端的肠管严重扩张,直径约4.0厘米,肠壁增厚,蠕动功能差,梗阻远端肠管萎瘪,直径约1.0厘米,计划试行肠腔内疏导减压,把异物推向结肠后慢慢排出,但发现阻力较大,考虑异物位置较高,决定切开肠壁取出异物, 映入眼帘的是一枚浅棕色圆形物体,将其完全取出,竟是一枚遇水会逐渐涨大至乒乓球大小的“海绵宝宝”。

    术后经禁饮食、抗感染、静脉营养等治疗后,患儿肠功能恢复良好,饮食也逐渐恢复正常。

    新闻延长线

    据王晴介绍,目前国内外有关“海绵宝宝”导致的报道较少,文献可查阅为29例,浙毕医院小儿外科近3年发现2例。“海绵宝宝”又称吸水珠、生命球,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酯按比例组成,我们曾泡入液体中观察,可膨胀致4.0厘米。 由于其外观鲜艳,容易被儿童误服,吸收消化道液体后逐渐膨胀导致完全性肠梗阻。

    由于患儿年龄多较小,无法明确异物吞入史和吞入时间,而且这种“海绵宝宝”具有透光性,单纯X线检查无法判断为异物所致肠梗阻。但是我们发现超声波可显示异物轮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该病早期梗阻表现不典型,常常会延误诊治,往往出现腹胀、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才前往医院就诊。

    在此呼吁每一位家长朋友,要为小宝宝选购合适的玩具,并且宝宝周围尽量不要放置一些小的物品,小儿外科以往还发现误服各种 磁力珠、纽扣电池、水银温度计、别针、缝衣针、牙签、尖锐金属物等造成肠梗阻肠穿孔的病例。

    家长朋友若发现宝宝出现 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小儿外科就医。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家长朋友增强安全意识和医疗知识,使宝宝远离危险物品,防患于未然,让宝宝健康成长。

    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股市杠杆资金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