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加杠杆 加快建设县域统筹的商业体系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5-01-01 21:15 点击次数:17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它的主打玩法“轻度国风造景”同样也不常见。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关键举措。在此背景下,商务部明确提出,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并联合9部门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细化了以县域统筹为核心的商业体系建设路径,对促进城乡资源互补和要素双向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县域统筹为核心的商业体系
促进城乡要素流动
建设以县域统筹为核心的商业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在于破除要素流动壁垒。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资源、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资源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自由、均衡流动,从而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县域商业体系通过优化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下沉和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打破城乡要素壁垒的重要抓手。
其次,县域是城乡要素流动的关键节点。县域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枢纽,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以县域为统筹,不仅有利于促进要素双向流动,还能承接城市商业和产业的下沉。一方面,县域逐步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和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县域商业体系能够为城市要素流向农村提供通畅的通道。同时,商贸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县域商业还为返乡农民工及农村转移人口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强化了要素由乡向县的反向流动,形成了城乡之间双向互动的格局。
最后,健全的商业体系对于促进市场一体化至关重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能够加速城乡市场融合,借助市场力量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潜力释放,进而带动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县域统筹不仅打通了城乡产业链,尤其在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领域,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村经济附加值,还推动了城乡产业协同,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整体活力与竞争力。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同时,当前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多重现实困难。
一是县域发展基础薄弱,承载能力有限。目前,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模、消费能力等多个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县域作为城乡连接的关键节点,但农村市场的消费活力不足,市场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导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受到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调节和统筹作用。同时,大部分县域产业链条不完整,县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工业或服务业支撑,难以有效吸引城市的资本和技术,使得城乡之间产业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二是县域商业体系“造血”能力不足。物流体系和市场通达性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尽管近年来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城乡物流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尤其是农村地区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直接影响商品和服务的有效流通。这些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限制了城乡商业体系的有效对接,阻碍了城乡市场形成稳定的供需互动,制约了农村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三是配套政策与市场环境滞后。在政策与制度配套方面,许多地区的政策尚未完全向城乡融合发展倾斜。特别是在土地、资金、人才等关键资源配置方面,农村仍处于相对劣势。尽管一些政策文件已经提出加大对农村商业体系的扶持力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村难以有效吸纳这些资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动不畅等问题长期困扰县域发展,使得大规模商业体系难以在农村扎根并持续扩展。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立足当前实际,县域统筹的商业体系建设可通过以下实践路径来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政府应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物流网络,改善农村信息网络和数字基础设施。针对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难题,应着力发展共同配送、区域仓储等模式,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时间,确保城乡市场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使县域商品更快速地进入城市市场,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市场竞争力。
第二,挖掘农村市场潜力,激发消费活力,是破解县域市场发展不足的关键所在。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并促进县域经济多元化,可以有效激发农村消费需求,推动县域内生发展,增强其“造血”能力。通过鼓励本土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并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县域经济发展布局。同时,借助农村电商平台推进“数商兴农”战略,将县域特色资源与城市市场对接,扩大县域特色产品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的活力。
第三,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是促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县域商业体系的政策倾斜力度,特别是在土地、资金和人才等关键资源的配置上,确保政策能有效落地。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简化农村商业项目审批流程,以及加强金融支持,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向县域下沉,保障县域商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体制机制,促使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县域商业建设。通过引导现代服务化和高附加值产业进入县域,延伸城乡产业链条,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机融合。此外,积极推动地方合作社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县域商业建设,形成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带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颜廷武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加杠杆,李刚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乡村产业兴旺科技支撑的体制机制研究(21JZD03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