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刘国洪说,通过聚焦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建立经济奖惩机制,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
来源:齐鲁晚报
2024年1月11日至12日,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
面对新形势,如何展现新作为、发挥新作用?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守正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智能医疗、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面升级,打造集舒适、高端、高效、优质为一体的现代化关节外科专科医院,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多台机器人走进手术室 深化“精准医疗”发展模式
以更小的创伤为患者带去更佳的手术效果,是济南关节外科医院专业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诞生,关节外科手术领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时代。济南关节外科医院抢抓新机遇,于2022年引进美国史赛克公司的Mako关节智慧机器人,率先开启关节外科手术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的新篇章。
截至目前,济南关节外科医院采用Mako机器人已完成关节置换手术百余台,广受患者好评。通过机器人的精确计算,可实现精准的术前规划、术中测算,帮助医院完成截骨、假体安装等手术操作,让关节置换手术更微创、更精准、更安全。
同时,医院将骨科机器人与现代微创技术相结合,实现机器人辅助下的DAA(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配合快速康复技术,为患者带来全新的手术体验。
医院接诊了一名银屑病患者,身上多处皮肤受损,活动严重受限,生活难以自理,多方求医未果。医院为其选择了直接前侧入路置换的手术方式,术中辅助以骨科机器人,更精准、更细致、更微创。
今年,医院又引进了春立“长江INS-1型”和爱康VTS机器人,升级智能医疗基础设备。至此医院已配有进口、国产三种不同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开展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全髋、全膝、单髁置换三种不同术式,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患者的手术需要。
强化学术交流 促进人才培养
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蓄能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历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强化学术交流,以举办学术沙龙、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座、组织外出学习、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大型学术会议等方式,为全院的医护人员搭建学习平台,拓展学习渠道。
仅最近一年,医院就举办了14场学术沙龙活动,让医院的骨干医生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医院的关节外科教授、主任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探讨。同时,医院紧跟国际医学界节奏,邀请了包括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等国在内的十余位国际知名关节外科专家,到院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授课,全面提升了医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地位。
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也助力医疗技术和影响力的提升。2024年,医院在指、腕、踝等小关节置换方面取得突破,使关节置换技术更加全面,赢得业内的广泛认可。今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教学联合体”在北京成立,济南关节外科医院成为教学联合体首届成员单位,并当选首届理事会成员单位;今年9月,“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关节外科机器人临床应用联盟”在上海成立,济南关节外科医院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从“预康复”做起,给患者舒适体验
“勾起脚,在心中默数5个数,54321……”走在济南关节外科医院住院部的走廊里,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广播声,这是医院为入院手术的患者准备的“康复功能锻炼”宣教录音。这种录音广播入院的手术患者人手一份,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就要求患者按照广播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我们每个病房都有一个提示牌,护理人员会写上每天的康复锻炼项目、次数及饮食要求等内容,让患者在手术前就将身体调整至更佳状态。”济南关节外科医院骨一科护士长介绍。
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实行整体护理模式,除了关注患者身体外,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外部环境等影响康复的其他因素。在手术前,就从“预康复”做起,给予患者运动康复、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心理支持、戒烟戒酒等方面的护理服务,从而加快术后康复进程,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体验。
梦想扬帆起股市怎么加杠杆交易,奋进正当时。新征程、新起点、新挑战,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将继续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担当,坚持“百姓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担当实干、砥砺奋进,全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动医院高质量持续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而努力奋斗。
机器人关节手术医院患者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